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东济南:解读文化遗产创新的“时代密码”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龙山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济南市着力打造保护、转化、创新三位一体的遗产保护路径,通过一处处沉浸式体验场景,助力文化传承,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章丘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城区西北20公里处,主要属于大汶口文化,并存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汉代遗存。2016年至2021年,当地先后4次对遗址进行系统调查和发掘,发现墓葬300余座、祭祀坑10余座、房址百余座、灰坑千余座。同时,遗址出土大量大汶口文化遗物,填补了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
以传承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为目标,济南市多年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尤其是考古工作。为保护好地下文物,济南市坚持“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经过广泛调研,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此举破除了制约建设项目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土地供应前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实现“拿地即开工”目标,既提前发现保护地下文物,又降低建设单位投资风险及前期运作成本,实现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协调共赢的目标。
济南市还鼓励博物馆建设,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新的载体。
济南市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有7.6万件(套)藏品,涵盖陶瓷、玉器、铜器、书画等10多个类别,其中一级文物70件(套)。济南市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刘新智介绍,外地来的游客,从千佛山下来,很多会选择到济南市博物馆参观。今年暑期,济南市博物馆配合“金榜名传四海知——馆藏科举文化与明清状元主题文物展”,正在开展“明清科举状元文化小讲解员”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育新人、兴文化的重要作用。
2022年起,济南市实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工程,研究制定博物馆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国有、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把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同时,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开展“1+N”帮扶行动,组织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藏品建账建档及备案等基础工作,提高藏品管理能力。
今年6月,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文化济南大讲堂——我的大学我的城”文旅融媒互动课堂活动,通过“无剧本、无道具、无排练”的课堂形式,向高校学子推介济南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济南市“大学生读城计划”的一部分,该课堂今年年初以来在线上吸引超200万人次观看,成为全国大学生了解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动窗口。
多年来,围绕遗产活起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一个个创意性的举措,打造遗产体验新场景,拉近群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正在济南扎实推进。西张村村史馆、黄河乡村记忆馆、扁鹊历史文化展馆等济南市13处黄河非遗展馆已顺利建成,展示着黄河文化魅力。在龙山文化小镇、扁鹊文化小镇等一批非遗特色镇村中,黄河非遗展示廊道也得以全方位、立体化展现。(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