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曾经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显现出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对当时的古代中国探索世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郑和第七次,即最后一次出海之前,曾铸有一口青铜钟,是为了本次远航祈福之用,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此钟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口钟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钟钮为双龙柄,钟肩表面浮印十二组云气如意纹,腹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还铸有铭文、八卦、云雷等字纹;主纹饰上部环绕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组各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的铭文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此钟形体古朴,饰纹优美,铸工精良,王景弘将铜钟悬挂茫荡洋山雪山寺。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郑和第七次奉命远航“西洋”,郑和每次下西洋前,他率领的庞大舰队一般都要在福建长乐五虎门一带集结,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等候东北季风来临再扬帆出海。在等候季风期间,郑和在副手福建人王景弘的陪同下到福建各地的寺庙行香布施。五月沿闽江而上抵达南平镇,铸此铜钟布施长乐南山三清宝殿,祈求出海航行平安,因此,又称三清宝殿铜钟。十一月离长乐出海远航。原来放在福建南平市茂地依朝村外约5里的三宝殿,殿毁后移入依朝村华光庙。
这次航行,郑和船队从竹步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有记载称,郑和在这次航行的过程中去世。该铜钟铭文明确记录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之一。
(图片均由杨晓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