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书店是一个城市的审美底色
首页> 博物馆频道> 行业动态 > 正文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审美底色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4-27 15: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4·23世界读书日,绿皮慢火车上的阡陌书店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审美底色

  一次关于书店和阅读的奇妙旅程

  绿茶(左)和韩浩月

  阡陌书店主人郑国栋

  车窗风景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新闻点赞了一条山东省内新闻。新闻播报的是第一家火车书店的现身,以及一场少有的、在绿皮慢火车上举行的新书首发式。这一场书店、火车和一本书的故事,由在鲁中山水间穿行的7053次绿皮车引领,穿村过乡,仿佛化身成了播撒书香的使者,瞬间点燃了众多人的兴趣,“太酷了”和“太美妙了”的惊叹评论不绝。

  7053次车是一辆公益慢火车,也是山东省内唯一还在行驶的绿皮车,由济南到泰山,途经15个古村落,早5:53发车,11:38到达,全程票价11.5元,运行46年还未停歇过。7053次也被称为“时光列车”“扶贫列车”,还带动着沿线百姓的脱贫致富。

  在火车上首开书店的人名叫郑国栋,他的阡陌书店是一家济南本土网红书店。中铁文旅与阡陌书店携手,促成了慢火车和独立书店的绝妙“姻缘”。郑国栋邀请知名书评人绿茶,将其新著《如果没有书店》的发布式与火车书店揭牌仪式一并举行。

  那么,在近6个小时的行程中,这一趟穿越古村、风景如画的旅程,车厢内都发生了什么?本报作为唯一一家被邀请的省外媒体,记录下了其中发生的故事。

  第一节

  沙龙:

  书店人探讨书店话题

  车厢中的书店由一节餐车改造而成,窗前摆放鲜花,车窗上贴有诗句,车厢门顶上是火车符号的“阡陌书店”店标。30多位书店从业者及读者入座,耳边是悠悠的吉他声。郑国栋说,这是我们书店的声音,曲子是“阡陌华尔兹”。

  车轮滚滚,华尔兹伴着慢火车独有的咔嗒声,山东电视台小新主持的第一场沙龙论坛开始了。

  第一个问题

  你还会去新华书店吗?

  烟台理想书店未凉听了一笑:昨天晚上我们还在聊这个话题,实际上新华书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读书启蒙,现在我自己还会去,因为那里的品类太全了。

  青岛如是书店老板张亚林说,新华书店有些做得也很好,我经常跟同事说,要去新华书店看,它保留了一些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学习。独立书店不能沉溺于自嗨状态,多去做资源上的链接特别重要。

  绿茶常去住家附近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他说那也是新华书店旗下的。新华书店旗下有很多不同名字和类型的书店,并非人们印象中的刻板形象。绿茶喜欢旧书店,琉璃厂里的中国书店也是新华书店旗下的。他说,近些年新华书店在主题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模式,有很不错的案例,看到独立书店的发展,新华书店也感受到压力,所以新华书店与独立书店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相促进甚至互补关系。

  第二个问题

  关于电商对实体书店的冲击

  书评人、作家韩浩月深有感触,首先发言,作为作者和出版行业中的一员,他认为低价书有其存在价值。他说:“有一项调查表明,2019年中国家庭的藏书量,每个家庭只有25本,对于这么低的藏书量来说,如果书价维持原价或增长态势,中国家庭的藏书量是增长不上去的。我们这两年一直在讨论知识普惠问题,其实基础价对于知识普惠、家庭藏书量的上升等都有其意义和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大家经济实力更高一些之后,图书可能会得到正常的价格和应有的尊重。”

  而独立书店的盈利模式早已不依靠书,虽然书店不靠卖书赚钱面临争议,但是书店做多元经营特别值得支持,“搞咖啡、文创,甚至卖服装都可以,不用担心书成为配角,书在任何地方都是主角” 。

  对于价格冲击,绿茶特别强调独立书店的独特性,因为书店的独立性就在于它的独特性,不独特就独立不了。他特别提到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刘苏里曾说,万圣书园在走过10年之后,我想让它死已经很困难了,因为它的独立独特,保证了受众的稳定。绿茶自己也是万圣书园的“重度用户”,每天都在收到大量出版社和作者寄来书的绿茶,每周都要去万圣书园,买上一两本书。

  这些年在不同的城市也是这样,绿茶每去一家独立书店都会买一本书,除了想要留下一点痕迹的心愿,买书这一个动作也是他对独立性的肯定。他曾经在济南一家普通二手书店很艰难地淘到一本旧书,从而引发了他赋予旧书的另一种用途,“这本书我已有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更旧,封面是空白的,我把它买回去之后用来画画,感觉到别样的味道,所以我的很多旧书也是我的画纸了。”

  而网络冲击始于2000年,尤其到2015年之后手机端新媒体的出现,狂风暴雨的冲击之下为什么还有越来越多的书店在开启?正说明网络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并非垄断式,而是各有方向。“独立书店所服务的读者实际上是很小一部分,这中间没有绝对的冲突。”

  第三个问题

  乡村振兴大背景之下,新华书店与独立书店如何链接?

  如是书店老板张亚林说,新华书店的资源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如果能有一个开放心态,可以把有书店梦想的人结合在一块。而乡村振兴还是应该以公益为主,可能独立书店的实力达不到。

  说到乡村阅读,山东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管理处处长刘永梅特别说道,政府有一个公共文化支持乡村项目,就是为了满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的需求,希望做到行政村基本书屋全覆盖。虽然书屋有管理、运营成本,加之农村人群的变化,但她认为,哪怕村子里只有老人、孩子,他们也需要用读书的力量去关心、去带动。如果这么大的农村面积里没有图书,未来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来源于哪里?未来乡村振兴之后,他们的文化家园又在哪里?项目的运转过程中他们发现,城里的孩子书满为患,而在农村,即使家庭条件好,但没有一本书的家大量存在。希望能探索出更好的思路,全社会来关注乡村人群的阅读。

  对于乡村阅读的推广,韩浩月认为,把一线城市里的独立书店品牌开到乡村去是一种浪费,因为乡村的孩子不会去那种书店,书店做得越精致越有距离感。他认为比较好的方式,如《皮囊》作者蔡崇达,他带着自己的版税收入回到出生的村庄,翻盖了自己的房子,把自家变成了书店。“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无形中抹去了距离感。所以乡村阅读的推广重要的是人不是书,和书一块到农村的应该有更多的文化人。”

  第二节

  总结陈词:

  独立书店的存在价值

  韩浩月对独立书店的定义很简单,只有四个字:高于读者。因为只有高于读者才可称独立,迎合读者只是一个图书销售商。他的另一个观点也很新颖,大家常说要支持独立书店,在韩浩月的心中,“支持”两个字应该拿掉,“因为去一家独立书店,书店给了这么好的环境,让我在里面选到好书,是我的获得感更强。”他希望独立书店能够脱离对支持的依赖,造成引领性,才能达到如此的文化高度,才能以俯视的方式去吸引读者,这是独立书店存在的一个价值。

  绿茶特别强调书店业者的精神气质,他就是一个向书店业者致敬的人。因为这个行业的不易,太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书店从业者都在用实际行动克服,也引领着整个阅读世界。

  在当下的阅读环境里,有一个问题是大家一直困惑的,阅读到底为了什么?它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绿茶的看法是,阅读是当下时代最应该去把握的东西,因为那是自由的状态。“还有什么能比读书更能由自己掌控的吗?现在很多人每天感叹没有自由,但性价比最高的、可以获得自由的方式——读书摆在眼前却不去干。读书是应该倡导的理念,一定要把阅读变得不那么功利,读书是个人思想的奔放和自由的援引。”

  理想书店未凉说,自己经营书店时间不很长,很多东西都在探索,一直在保持独立性这条路上努力,也一直探索在能力范围内,以及结合烟台的消费特性,能走出怎样的发展道路。她认为不少书店经营者已经放下了是否赚钱的包袱,承认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普通百姓的一分子,作为一个小企业经营者,努力做好自己,这一点点就够了,整个行业如何发展,是大家的事,而非一家之事。

  如是书店张亚林1994年开始从事书店行业,他也经常和独立书店人交流,认为不能光有理想,也要考虑经营,虽然书店人普遍欲望不高。如是书店的团队比较大,张亚林在与管理层小伙伴沟通时,常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每一个跟我们书店发生关系的员工,包括供货商生活得更美好,我们才更好。

  第三节

  书评人对谈

  满世界逛书店的日子还会有吗?

  韩浩月:对于书店行业来说,绿茶这本书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性反响,我观察到这本书其实集合了中国书店人的心声。这本书在书店受欢迎,也被读者欢迎,它有很多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意义。我非常钦佩阡陌书店策划了这么好的一个活动。

  书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走上写作这条路和书店有相当大关系。在我的少年时期,书店是县城生活中唯一的文化场所。我脑海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我在县城书店的书架里看到了同县城作家出版的书,一一摆在书架上,射灯照下来,我觉得每一本书都在发光,那个时候我心里就种下一颗写作的种子,我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我的书也能摆在柜台里。所以现在我也养成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城市必去书店。包括生活过的临沂,每年回去都会到书店买几本书,走到以前待过的地方坐一会儿。

  绿茶:我一直从事书评行业,参加了不知道多少发布会及读者见面会,但是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一次奇妙的旅程。我觉得太美妙,这种美妙会伴随这本书一路走下去。我觉得一本书不是出版之后就结束了,出版只是其中一小节,这次旅程是它旅程的开始,因为未来它要经历读者的检验。

  写这本书的契机是疫情期间的禁足,我把这些年逛书店的记录翻出来重新看时非常感慨,就想以后满世界逛书店的日子会不会没有了?顿时非常难过,就觉得整个世界突然变成这样,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把这些东西重新梳理之后,另外一种感慨出现了,随着疫情进一步蔓延,很多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书店业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怎么办?之后有了将之前的记录做成书的想法,并且和编辑达成共识,尽量保持原有状态。

  我一向认为历代笔记是很重要的一种文本,在某个年份某个时段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得以被记录,便有了一定人类学意义。至于说它如何演化,自有它的历史和未来。在疫情期间消失的一些书店在这本书里定格了。

  有人问你画书店有没有美化的成分?的确画下来与拍下来有区别,但在我眼中书店就是那么美,我就画我眼中的书店。一家很小的、门脸破败的旧书店,有可能在我的笔触中变美,但那是它在我心中的样子。画画本身是一种创作,创作一定带有作者本人的审美趣味,就像人的心情也是阴晴不变的。

  这些年经常会被家长们问,怎么让我的孩子喜欢上阅读?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无解的,营造好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我从来没有引导孩子阅读,我家里就是一个图书仓库,他从小到大在书堆中爬大,让他不爱阅读都难,所以我对家长的建议是,能给孩子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尽量营造,如果营造不了就去书店。

  把日常赋予多一层意义 就有了价值

  韩浩月:一位网友的留言特别好,说很少见到满头白发,但笑起来仍然像个孩子的人。他指的是绿茶,我觉得这就是读书和进书店形成的内在气质。

  在疫情期间我曾经面临阅读焦虑,因为过于强烈和刺激的信息不断收入大脑,让你觉得阅读远远没有外界的信息重要。为了解决阅读焦虑,我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再读一遍,我发现这样可以有效治愈阅读焦虑,让你重新跳进阅读的大海。一个人习惯了阅读大海是不想出来的,一旦出来之后,又不想再跳进去,这是一个很折磨人的过程。

  绿茶新书出版之前,每天读一本书,他没有阅读焦虑,完全成了阅读依赖,你是怎样做到如此阅读效率的?

  绿茶:读书是每天的基本动作,读不读完一本书,或者读多少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我这些年比较关注中国历代读书人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几本很有启发的笔记,其中一本是扬之水先生的《读书十年》。这本日记记录了她在《读书》杂志做编辑时的10年读书生活。我非常惊讶地看到一个编辑每天的阅读、逛书店、和不同文化老人交往的生活。那就是一个中国读书人正常的状态。通过这10年的记录,可以真切地看到一个编辑成长为一名学者的路径。这样的记录非常有意义。

  很多时候记录就是写下来,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接触过的人,不记录就过去了,变成日常生活的流水,记录了就变成一种文本或者历史笔记。所以我也学这些前辈做这样的记录,一年坚持写下来,可能又是一本书。很多时候书的诞生就是这样匪夷所思。读书本来就是我们的日常,把日常赋予多一层意义,它就有了价值。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一本书开头之后,不管是好书还是不那么好的书,一定要读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训练,因为哪怕一本书不好,也要知道怎么不好。我们不可能读的每一本书都是经典,如果读的每一本都是世界名著,最终的结果也可能营养不良。判断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无用之书构成了一个人整个阅读版图最核心的血与肉。

  我读书有的书会快速过,有些书会看得非常认真,做大量批注,贴满标签,所以每本书被我看完之后,都变成了毛边书,自己家书房一看就知道哪本书看过,哪本书没看过。我觉得多一层记录,便具有了一种仪式感,对读书是有帮助的。

  很多书并不是一天读完的,我有一本读书日记,何时开始读,到何时读毕,一定要闭环。如果不闭环,这本书等于没读,这是我读书的一个基本态度。

  韩浩月:绿茶的读书方法论对很多人都有启发性,读书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不但学生需要引导教育,成年读者也需要。

  书读多了想写书评,绿茶是著名的书评人,他的微信公众号“绿茶书情”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的信息,被全国书界所知道。我也是个书评人,保持每年写二三十篇书评的节奏,想分享一下写书评的感受。

  读完一本书,心中产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的书评题目和核心,比如读完绿茶这本书,我就想到这些书店看看,然后就围绕这个核心写去看的理由,进入书店的心态,为什么这个书店会吸引我进去,紧紧围绕核心,一篇书评就会诞生。

  书评不是简简单单评价一本书,书只是表达情感和思想观点的载体和工具。在写书评时,要凌驾于这本书之上,要高于书作者,哪怕书作者是一位大师。如果是仰视,达不到理想质量,书评也是一个人综合价值观的输出,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多。

  一篇受欢迎的书评也因为读者从中领略了书的魅力,领略了作者的故事,也领略到了书评作者的存在。读者、书评作者和书的作者形成了三维空间,这个三维空间是互动的。

  绿茶:书评是一个人思维训练的重要通道。阅读是一种能力,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呈现。我最倡导的一个理念,是阅读要有谱系。在早期,可能需要广博的涉猎,这种涉猎慢慢会让你找到自己的谱系,对阅读很重要。推荐一种方式,拜读一些版本、目录、文献知识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是历代文人一点点总结出来的。这些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讲就是谱系化。

  每个人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书籍门类,前人的剖析梳理,对于不知如何切入时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尤其是对于书店从业者来讲,多了解一点版本目录学知识也非常有帮助。

  如果推荐版本目录学的相关书籍。那么想了解中国的“经史子集”,可以读《古今典籍聚散考》,作者是民国时期一位版本目录学大家。我比较建议去读一些民国人写的书,因为民国处在文言白话转化期,这一时期的文章较之古籍对普通人更好接受一些。

  另外,如果一定要读一本书,推荐大家一定要看《史记》。司马迁写《史记》,抄录了很多先秦时候的作品,比如中学时都读过的《过秦论》。如果没有司马迁,没有《史记》,先秦的很多著作我们现在是看不到的。《史记》中大量抄录以前的文本,我们不认为那是抄,而是传承着文明,司马迁的眼光和胆识,都在一本《史记》中。

  文/本报记者 王勉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