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技日报昆明1月12日电(记者赵汉斌)记者12日从云南大学了解到,该校古生物研究院毕顺东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合作,发现7000万年前正孵卵的窃蛋龙化石与现代鸟类孵蛋姿态一致,揭示了这种兽脚类恐龙的生殖生物学特征。著名国际期刊《科学通报》日前发表了这一成果。
此项研究报道了发现于我国江西赣州约7000万年前晚白垩世地层中的窃蛋龙化石,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保存有成体、胚胎和蛋窝的窃蛋龙孵卵姿势的化石。这条窃蛋龙身长2米左右,蛋巢有至少24个蛋,呈上下三环排列。除保存了窃蛋龙成体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势外,更为重要的是蛋巢内保存了正在孵化中的胚胎,这为认识窃蛋龙孵卵行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证据。
窃蛋龙类属于兽脚类恐龙,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到6600万年前。此前虽曾在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戈壁地区发现伏在蛋巢上的窃蛋龙个体,但由于蛋巢里缺乏胚胎化石,有关窃蛋龙孵卵行为的假说长期以来存有争议。
此次研究中发现的成年个体窃蛋龙前肢向后向下张开、覆盖在蛋巢之上,后肢折叠在身体之下,身体位于蛋巢中心,这与现代鸟类的孵蛋姿态一致;而新发现蛋巢内含有正在发育的胚胎,首次有效地证实了窃蛋龙孵卵行为的假说。
“异步孵化是现生晚成鸟类常见的繁殖特点,雏鸟在不同的时间孵出、间隔几天甚至十几天。研究中由于部分蛋壳破碎、暴露出7个胚胎,这些胚胎明显处于不同的骨骼发育阶段。”毕顺东介绍,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同一层蛋的孵化温度不同,也支持幼龙是在不同时间孵出。由此可见,窃蛋龙类已具有现生鸟类异步孵化的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窃蛋龙类具有孵卵行为,并且具备了异步孵化这种现生鸟类较为进步的孵化方式。这改变了过去认为窃蛋龙的生殖方式处于恐龙到鸟类的过渡类型的认知;而恐龙的生殖方式远比之前所认为的更为复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演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