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2017-12-26 12:10 来源:国家文物局 
2017-12-26 12:10:30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责任编辑:陶媛

  30年前的12月7日,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1974年兵马俑发现至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在40多个国家、80多个城市举办过兵马俑专题展。目前,专题展已经预约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年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累计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200余位,接待议长、部长、副总理级政要和社会名人3000多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其得天独厚的历史财富和全球影响力,向世界传递着文明的力量、情怀与智慧。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铜马车修复后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化博物馆、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博物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生命体,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满足公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将文化的影响寓于“服务”当中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4-2016年的统计大数据显示,博物院观众接待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日接待量峰值不断被刷新。博物馆不仅仅是了解历史、学习知识的场所,观众更想在娱乐、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历史,感知未来。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游客参观兵马俑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由最初的考古发掘,演变到现在把文化的影响寓于“服务”当中。

  近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仅策划展出了“真彩秦俑”特展、“楚文物珍品展”、“传承与谋变——三晋历史文化展”、“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等展览,同时展览中引入博物馆观众数据调查与分析综合管理系统,对观众参观过程中的停留时间、行走轨迹、导览讲解、互动体验等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和综合分析,使展览的策划与设计更人性化、博物馆管理与运营更科学化。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观众参观“真彩秦俑展”

  6月1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以微信为主要载体,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端自助预约导游,听展览文物语音讲解,还设有“寻找兵马俑”等互动小游戏。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游客上传自拍照就可以快速匹配一个“相像”的兵马俑照片。此外,还可以通过俑坑排列图,找到照片中这个兵马俑的具体位置。

  侯宁彬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把面部识别技术与秦兵马俑的造型艺术相融合,把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与博物馆参观路线相融合,把网络通信技术与公众服务相融合,把互联网创意与秦文化的内涵相融合,努力发挥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互联网技术辅助展示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分析研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博物院层面的反映,在基础研究、文物科技保护、陈列展览、智慧博物馆建设、社会教育扩展、公众精细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水平。侯宁彬说。

  为改变游客参观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只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对兵马俑的主体——秦始皇、秦统一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等等一知半解的现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加快秦陵文化景区建设,主要包括铜车马博物馆、综合博物馆、铠甲坑博物馆、数字展示中心、中心库房、秦始皇帝陵陵园标识展示、秦始皇帝陵周边环境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侯宁彬介绍道。“我们还将加大与互联网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陈列展示中的科技含量。通过AR、VR、全息投影等高科手段,积极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挖掘文物更深层次的内涵,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百姓‘爱上博物馆、将博物馆带回家。’同时,加快对所有遗迹、藏品的数字化采集和展示,使更多的文物能够通过互联网或其它媒介与公众见面,达到博物馆资源和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想效果。”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博物馆文化体验活动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文创产品

  侯宁彬坦言,就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游客接待情况来说,我们与国内外优秀博物馆还存在不小差距,如售检票系统的使用效率低、网络资源挖掘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宣传不到位等。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优化博物院的售检票系统和渠道,科学规划博物馆的游客承载、分流、游览线路等,使公众真正体验到博物馆不仅是汲取营养、接受教育的机构,同时也是休闲游憩、邂逅、调整心境的理想空间。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安全巡查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游客接待实时信息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11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中国网在兵马俑一号坑进行了海外直播,网友通过直播欣赏到“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宏观的排兵布阵,微小的面部表情,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高超的艺术。

  侯宁彬介绍,运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媒体直播呈现方式,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处,是一次世界文化遗产与先进媒体手段相融合的新尝试。

  在全球领先的旅行平台猫途鹰(TripAdvisor)公布的2017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博物馆榜单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蝉联中国第一,秦始皇兵马俑在全世界有着大批粉丝。本场海外直播历时1小时,350多万海外网友通过中国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和英文直播客户端同步观看。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兵马俑一号坑秦俑面部神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9月13日,美国华盛顿国际学校教室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何宏为该校孔子课堂的50多名同学做专题讲座《秦始皇和他的兵马俑》,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同学们生动介绍了秦始皇帝的生平、历史功绩和秦俑艺术。接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讲解员马灵芝通过图片、视频等使同学们了解兵马俑的发掘、保护及修复过程。然后每三人一组,在二位老师的指导下对兵马俑的复制品进行粘接修复。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经过半个小时的精心修复,大家自豪地拿出自己的“作品”。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走进美国华盛顿国际学校

  这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首次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展。

  这些孔子课堂的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类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文物修复专家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新的途径。

  据了解,2017年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美国史密森尼学习和数字访问中心开始合作线上数字教育资源,研究中国秦文化在美国中小学如何分阶段进行推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还与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美国莱特大学、加州大学北岭分校、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等机构,在考古研究、文物科技保护、展览策划、人员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我们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牢固树立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意识,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大型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策划有影响、高质量的文化交流活动、论坛、展览等,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侯宁彬说。“作为世界遗产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5A级旅游景区,我们始终牢记着。”

  侯宁彬介绍,今年10月在美国费城富林克林科学博物馆开展的“兵马俑:秦始皇帝的永恒守卫”特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创造了富兰克林博物馆临时展览参观人数的记录,在费城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美国佛吉尼亚美术馆、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也正在举办以兵马俑为主题的展览。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兵马俑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展

  10月11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外国政要参观秦陵博物院;9月28日,参加丝绸之路国际论坛的外国政要参观秦陵博物院;9月23日,参加欧亚经济论坛的外国政要参观秦陵博物院……尼泊尔议长昂萨莉在参观结束时留言道:“参观兵马俑博物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学到了深厚的中国历史,了解了这个伟大的国家……”

弘扬“工匠精神”,把每一项事关文物事业发展的工作做到极致

  10月27日下午,在陕西省第四届职工科技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马宇被授予2017年陕西省“三秦工匠”荣誉称号。

  马宇今年46岁,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5年,先后修复了秦陵石铠甲、百戏俑、青铜鹤等一大批珍贵文物。他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稳扎稳打,兢兢业业的结果,他突显的是一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爱岗敬业、追求高远的“工匠精神”。此次被评为“三秦工匠”既是其文物保护工作者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个人追求,同时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大国工匠——兵马俑修复师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文物修复工作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侯宁彬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号召每一位一线的文物工作者,坚持秉承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把每一项事关文物事业发展的工作做到极致、追求完美。”

孜孜以求,创新突破,让兵马俑留住色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努力在做的。侯宁彬说,“近年来,为解决文物保护和修复难题,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攻坚克难,谋求创新。”

  长期以来,秦兵马俑一直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印象,但兵马俑发掘的考古学家们都说俑上有彩绘。侯宁彬介绍,彩绘文物因时间、空气、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出现生漆层老化、陶质的酥粉、彩绘的空鼓、起翘、剥落、表面可溶盐等现状,严重破坏了彩绘文物的色彩。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彩绘跪射俑

  如何留住兵马俑的色彩,文物保护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方法。

  经过研究,秦兵马俑的彩绘都是在陶俑表面刷一层大漆,然后在大漆上施以艳丽的色彩,其彩绘保护的难点就在于如何稳定和稳固大漆层,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项技术已经被攻克,鲜为人知的秦俑彩绘得以重现。

  2004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成立,标志着对陶质彩绘文物的保护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的阶段。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对此,侯宁彬感触尤为深刻。

  为了保留住兵马俑和很多彩绘文物的色彩,文保工作者建立、完善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科学体系,成立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显微分析实验室等5个专项实验室以及彩绘文物保护实验室和综合修复实验室等。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首次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了古人合成的“中国蓝”和“中国紫”,在彩绘保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以往只出现在史书中的名字,终于以实物的形态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真彩秦俑”首度公开展出,图为跪射武士俑

  “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临时固型材料研究”项目获得“十二五”文物科技保护和技术创新一等奖;在修复技术、粘接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侯宁彬介绍,作为国家文物局的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仅承担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还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中心辐射全国,举办了陶质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班、标准推广班,培训全国各地同行近200人;编制文物保护方案,完成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文物千余件;建立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青州工作站”等3个基层工作站,实地培训指导基层保护修复工作,带动了基层保护修复水平的提高,成为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领军者。

  秦始皇帝陵,遗址浩瀚,任重道远。遗址区的考古发掘一直在持续,并以发掘、保护、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揭示考古魅力,秦始皇帝陵研究展示推陈出新,多姿多彩,时代化的公众服务也更加人性细致。“我们作为博物馆的管理者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侯宁彬满怀信心的说。(徐秀丽)

侯宁彬:让兵马俑重放异彩


新落成的兵马俑博物馆北大门

[责任编辑:陶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